潘本钰
潘本钰
童年的水墨画
发布时间:2023/4/8 8:38:29     来源:小学语文 潘本钰     阅读:4013     字号:      

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

18. 童年的水墨画

教学目标:

1.有感情地朗读诗歌,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。背诵《溪边》。

2.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,能说出在溪边、江上、林中所看到的画面。

3.尝试仿写小诗歌。

教学重难点:

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,感悟语言特点,尝试写写自己的小诗歌。

教学流程:

一、课前展示

同学们,今天来到这里上课,你们开心吗?老师也很开心,因为我已经从你们亮晶晶的小眼神里看到,你们中的每一个,都想把最响亮的回答、最漂亮的坐姿、最专注的神情留住这间大大的教室里。所以,我们决定,在这节课,我们的《青苗小诗集》会破格选入作品。好,下面进入我们的课前小诗歌分享,采蜜集中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摘抄、仿写或小创作呢?(学生自由分享。教师相机点评:你的小诗歌,让我们仿佛看到了……的画面。)

组织上课。

二、复习导入:

师:许多大作家常常把生活里美好的瞬间写进了儿童诗,定格为永恒的画面。那么你还记得《童年的水墨画》描绘了哪些生活的画面吗?我们一起把它们记录到黑板上。(PPT出示课文插图及课文图片。板贴:溪边钓鱼、江上戏水、林中采蘑菇

三、研读感悟

1.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年的水墨画,去感受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的画面。

2.请看自读提示,找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。你来!“请同学们默读《溪边》《江上》《林中》,边读边想:在诗句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,试着与同桌说一说。”(PPT出示“阅读提示”)

3. 师:同学们,按照提示,开始读书吧!

学生自主阅读,勾画批注,同桌交流。

4.班级分享:

1)师: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刚刚读书过程中,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?

1:我仿佛看到垂柳轻轻吹拂着小溪,它们好像把小溪当作了镜子,在展示自己的美。

2:在碧绿如玉带一般的小溪边,我看到了一只红蜻蜓正立在鱼竿上小憩。(评价预设:从你的发言中,我们感受到了蜻蜓立在竿头的静态美。)

3:我仿佛看到弯弯的鱼竿用力一甩,一条大鱼从水里被甩到了绿油油的草地上,鱼儿拼命的蹦跳着,孩子们兴奋地笑着叫着(评价预设:你的分享,让我们感受到鱼儿活蹦乱跳的动态美)

预设:(如果没有人汇报这句,PPT出示这句,请你来读读这句话,你来!)人影给溪水染绿了。

师:你读到了怎样的画面?生:……

师:你是怎样读懂这句话的?

4:我是联系上文的这句话,“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”,我知道了山间的小溪水,倒映着两岸的青山,溪水中是青山的倒影,所以小溪绿了,人影倒影在山溪中,也被山溪染绿了。(板书:联系上文

师:还有谁也是用这种联系上文的方法读懂了这句话?好,请你再来说一说。

师:多么神奇的“染”。这样的染,你见过吗?你能像诗人一样来说一说吗?(ppt出示图片:蓝天给湖水染蓝了。雪山给湖水染白了。枫林给小河染红了。夕阳给天空染红了……)

师:像这样,走进生活,联系生活里的经验,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。(板书:联系生活

3)变化句式理解。师:像这样的句子,你还会说吗?(PPT 出示:人影给山溪染绿了。______染绿了。______染绿了。)

4)指导朗读。师:仅仅一个“染”字,足以让小诗歌传神;而入情入境的朗读,却可以让画面动人。带着我们的理解和感受,再来读读《溪边》,读出画面感。

评价语预设:

“像绿玉带一样平静”你读得舒缓,我从你的朗读中,感受到了画面的静态美。

师:谁想再来试试,读出不一样的画面呢?

你重读了“扑腾一声”“蹦跳”这样的词语,让动态的画面、欢快的情感扑面而来。

5)指导背诵。师:朗读中语速有快有慢,诗句中画面有动有静。像这样借助关键词,你还能继续挑战吗?(PPT出示借助关键词填空背诵训练。)学生练习背诵。指名背诵。像这样呢?(PPT出示画面)

6ppt转到“《江上》《林中》”,在刚才的阅读中,你还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画面?我们继续分享。

预设《江上》:

1:像刚下水的鸭群,扇动翅膀拍水戏耍。

孩子们像鸭群那样一下子钻入水中,一会儿又在不远处露出一个个水淋淋的小脑袋;孩子们在水里追来逐去,又喊又叫;孩子们挥动着双臂,猛蹬着双腿,好像正在比赛谁游得快……

2: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,你拨我溅笑哈哈。

孩子们在水中十分欢快,水面上一双双小手不停地挥动着,溅起一片片浪花。他们互相追逐,互相泼水,水面上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。3:是哪个“水葫芦”一下钻入水中,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。

一个男孩子忽然钻进了水中,不见了身影。一会儿,他从另一处钻出了水面,露出一个水淋淋的脑袋,乐呵呵地,露出两排白牙。

强调“水葫芦”。多么有趣的画面!老师想知道,你是从哪儿看到孩子的身影的?诗句中明明没有“孩子”二字呀?

生:

师:诗句里没有“孩子”二字,却处处可见孩子身影、听到孩子的笑声,这就是儿童诗的奇妙之处。

预设《林间》:

7)预设:雨后小蘑菇钻出地面来,像一朵朵小花在树下开放。孩子们挎着篮子来到山林里采蘑菇。

8)预设:孩子们在山林中采蘑菇,一边寻找蘑菇一边说说笑笑,找到了蘑菇一阵阵欢乐的叫声回荡在山林里,好像都把树枝上的雨珠给震落下来。

9)预设: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,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。作者用上了拟人、比喻的手法,写出了下过雨后的松树,绿得发亮,绿得清爽的感觉。细细的松针上还有雨滴,就像一串亮晶晶的珍珠。

②师:多美的画面!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,你发现了什么?(对比感受叠词的好处)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爽,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亮

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,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

(发现:叠词更有节奏感,事物的特点更深、更突出)

③这样有画面感的叠词,你还知道哪些?(指名说)

像这样,你会说吗?(ppt出示晨雾中森林图片,文字提示,仿说练习:松林睡醒一夜好觉,晨雾一缕缕朦朦胧胧。)

出示4张林中图片。像诗人这样把你看到的画面告诉大家。

晨雾散去山林里一缕缕阳光(光光亮亮/明明亮亮/)

树下野花一朵朵(漂漂亮亮)

小蚂蚁搬运粮食一队队(密密麻麻)

松鼠采摘松果一条尾巴(松松软软)

小白兔一堆红宝石般的眼睛(闪闪亮亮)

落叶一层一层(松松软软)

⑤请同学们继续向林中深处走去,想象一下,你还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?(有哪些小动物,他们正在干什么;有哪些小植物,他们长得怎么样?)试着像诗人一样,把林中的发现告诉大家。

A一朵朵娇嫩的小花

从草丛里,从大树下,从小溪边

使劲儿地往外钻

很快地聚集

在林间,在山坡,在溪水边

手舞足蹈

就像一个个小精灵

B晨雾散去山林中一缕缕阳光明明亮亮

树下的小野花一朵朵漂漂亮亮

小竹笋钻出地面穿着一层又一层的衣服

想一个个小小的塔间密密麻麻的摆放

是谁一声欢叫

只见篮子里一个个竹笋白白胖胖像娃娃一样

C林间

清晨的山林里

没有人的脚步

没有动物的鸣叫

只有露珠躺在枝头

向我微笑

一串串明明亮亮

一滴滴摇摇晃晃

……

(10)师:林间的画面奇奇妙妙。童年的欢乐无处不在。同学们,这是大作家张继楼笔下的童年(PPT出示泡泡图)。那我们自己的童年呢,那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在哪里?想一想,能不能像诗人这样也写写我们自己的“童年的水墨画”?

四、拓展延伸

(11)学生思考。师:我看到有些同学皱起眉头、面露难色。是不是觉得写自己的童年的水墨画有些困难?那就让我们继续跟着阅读学写小诗歌。

(12)其实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一共六首。另外三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?让我们把主题丛书翻开,67页,快速读一读,想一想,从诗句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

学生自读。班级汇报:花前作画,街头读书,树下唱歌跳舞

六、课堂小结:

不论是溪边钓鱼,还是江上戏水;不论是侧坐莓苔的蓬头稚子,还是偷采白莲的小娃撑小艇。之所以留在我们记忆深处,是因为诗句中总有那么一个特点突出的人、印象深刻的画面。请同学们课后也在记忆里搜寻特点突出的人、印象深刻的事,为本单元习作积累写作的素材吧!

七、板书设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8.童年的水墨画(组诗)

溪边钓鱼        联系上文

江上戏水        联系生活

林中采蘑菇      

Copyright : 版权所有 www.lnkdedu.com 宽甸教育局 宽甸教育局信息门户网站

辽ICP备2022003687号 辽公网安备21062402000044 政府网站标识码:2106000018

地址:辽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邮编:118000

宽甸教育局主办 | 宽甸教师进修学校承办